“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政府职能的主要抓手,也是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手段。今天,江苏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8月30日起实施的《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服务“六稳”“六保”的实施方案》。
聚焦难点堵点
努力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发布会上,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办主任徐光辉介绍,《实施方案》出台的总体考虑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运用“放管服”改革的思路和方法,紧扣服务“六稳”“六保”,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综合监管”,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堵点“啃硬骨头”,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努力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为推动江苏经济长期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
《实施方案》中的26条针对性政策和操作性措施,具有促改革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强监管优服务的特点。具体看——
围绕进一步推动优化就业环境,提出持续降低就业门槛、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壮大发展新就业形态;
围绕进一步推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提出健全惠企服务机制、规范提升中介服务、切实改进认证服务、优化涉企审批服务;
围绕进一步推动扩大有效投资,提出持续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围绕进一步推动激发消费潜力,提出清除消费隐性壁垒、便利新产品市场准入;
围绕进一步推动稳外贸稳外资,提出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着力推进通关便利化、深入清理规范口岸收费;
围绕进一步推动优化民生服务,提出创新养老和医疗服务供给、提高社会救助精准性、提升利企便民服务水平;
围绕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出加强取消和下放事项监管、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突出重点领域依法监管、严格规范行政执法;
围绕进一步完善有效联系和科学评价机制,提出健全常态化联系机制、规范营商环境评价、建立企业和群众评价机制;
围绕进一步加强组织实施,提出担当负责强推进、协调攻坚抓落实。
江苏营商环境总体水平
持续保持在全国前列
徐光辉介绍,江苏现有市场主体1334.5万家,其中企业385.1万家,江苏市场主体总量、增量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江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国务院办公厅对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中,江苏连续5年名列前茅。全省营商环境总体水平持续保持在全国前列。主要有三方面表现——
一是审批更精简。去年以来,江苏省政府取消行政权力事项57项、承接和下放29项,精准赋予自贸试验区省级管理事项303项、赋予开发区(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省级管理事项14项。
江苏率先对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清理规范,由原来18个部门的75项,精简为14个部门的46项,事项精简率达38.7%。
自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对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和地方层面设定的1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二是监管更有效。江苏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7个方面的22项措施。17个部门建立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35个部门明确采取对严重失信主体的惩戒措施。“互联网+监管”系统已全面实现与国家、13个设区市“互联网+监管”系统互联互通,上线全省监管事项目录清单2670项、实施清单6.5万项,汇聚监管数据3.5亿条。
三是服务更便利。江苏推出“苏服办”政务集成服务品牌,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全覆盖。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汇聚热门服务应用2645个,月活跃用户4208万,92.5%的审批事项可在网上办理。
以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今年江苏将重点推进新生儿出生、就业登记、结婚、退休、身后、军人退役、开便利店、开药店等高频事项。
江苏开通“一企来”企业咨询服务热线,遴选4093名“政策专员”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菜单式”涉企政策服务、“一键直达”政府服务。“一企来”热线开通以来,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
来源:交汇点
编发:江苏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和宣传中心
徐州外服财税顾问部 谢玮 提供
声明 |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
上一条:产教融合型企业,你享受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抵免优惠了吗?
下一条:年终奖将有大变化,需早筹划 |
返回列表 |